2004年,自“2003年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终审会议”以来,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,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:
一、完成2004年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初审工作
2004年11月17—18日,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组织了2004年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初审工作,审查了8个单位研制的40种国家一级标准物质。本次会议紧密依靠国内标准物质领域的专家,在评审中体现规范、认真、科学和民主的原则,同时发扬了严肃、严谨、严格、严密的工作作风。进一步完善标准物质申报程序和相关材料的要求,进一步提高标准物质的质量。经专家初审,有7个单位研制的36种标准物质,基本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,研制单位根据初审意见做相应的补充修改后,提交专业委员会复审;有1个单位研制的4种标准物质,建议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。
截止2004年底,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达1262种,二级标准物质1787种,专业委员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二、国际文件的跟踪和转化工作
2004年,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在等同转化ISO/IEC导则30-34的基础上,结合我国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工作的实际需要,将ISO/IEC 导则30《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》重新整理,增加了基准标准物质、测量标准、国家测量标准、国际测量标准、基准(测量)方法、有效(测量)方法、最小取样量、有效期限等术语,并对有些名词给予了确切的定义,使本规范更具指导意义及可操作性。
另外,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已将国际文件 D18《标准(参考)物质在国家法制计量机构计量控制领域中的应用》修订为2002版。专业委员会正在组织等同转化工作。我们将尽可能快地跟踪国际标准物质技术文件的发展动态,及时做好转化工作,努力建立我国的标准物质的文件体系,并使之符合国际发展要求。
三、加快标准物质管理制度化进程
对标准物质的研制程序和研制文件的严谨性、严肃性和科学性加以研究,修订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申报程序,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。同时,将有关管理文件、技术文件以及申报要求和申报格式在“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网”上发布,扩大了宣传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主要有:
1. 标准物质管理办法
2.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
3.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申报程序
4.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申请书
5. 申报标准物质要求提交的材料等。
四、制作并维护“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网页”
为促进标准物质管理信息化进程,进一步加强标准物质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,2004年初,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受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委托,制作了“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网页”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,充分发挥各行各业标准物质领域专家的聪明才智,开创标准物质发展的新局面。
五、出版《中国标准物质通讯》
进入21世纪,信息重要性已成为人们共识。为进一步扩大对标准物质的宣传,促进国内学术与信息交流,达到相互交流,相互借鉴、相互探讨,不断创新的目的,2002年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会上,有关领导和专家提出,应尽快创办内部刊物——《中国标准物质通讯》。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经过专业委员会和有关专家的努力,《中国标准物质通讯》已正式创办,目前已经出版6期。
六、开展标准物质共性、基础性问题研究
积极组织国内有能力的单位开展标准物质共性、基础性问题研究,其中包括标准物质测量技术研究、先进的制备技术研究、稳定性保证技术研究、标准物质分类和系列化研究以及标准物质推广应用研究等。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,2004年继续开展的项目有:
1、 国家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建设项目中《标准物质描述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及试点应用》;
2、 科技部基础性重点项目《我国分析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》子项目《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示范研究》。
2004年新申报成功,开始研究的项目有《化学测量溯源急需标准物质的研究》。
七、成功举办化学计量国际研讨会
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作为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,2004年10月,在北京组织了2004年国际化学计量学术研讨会、CCQM的三个工作组会议、CITAC、COMAR、APMP/TCQM、APPC、中、日、韩三国标准物质联合网络会议,总共9个国际会议。
系列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,充分展示我国化学计量在国际,国内社会各界的影响力,提高我国化学计量研究和应用的水平,促进我国化学计量事业的发展。同时,在北京举办此次会议,为我国化学计量学者与外国计量专家接触和交流,提供更宝贵的机会,为我国化学计量专家更多地了解、学习和探讨世界先进技术和理论提供便捷的场所。更重要的是,让全社会更多的人更直接地认识和了解到国家计量研究的重要意义,认识到MRA对国家经济、贸易、社会产生或将会产生的重大影响,为我国化学计量实现国际接轨奠定必要的基础。
2005年度工作设想与建议
一、 加快工作步伐,调整工作进度。力争在9月完成2005年完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初审,年底前完成终审。
二、 按照ISO指南34的要求,配合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,积极推进标准物质生产者能力认可的工作。
三、 促进学术与信息交流,办好《中国标准物质通讯》(内部刊物),年内出版3-5期。
四、 努力促进标准物质管理信息化建设。
l 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网页的维护与完善;
l 准备制作电子国家级标准物质目录;
l 争取实现国家级标准物质网上申报。
五、 积极组织国内有能力的单位开展标准物质共性、基础性问题研究,其中包括标准物质测量技术研究、先进的制备技术研究、稳定性保证技术研究、标准物质分类和系列化研究以及标准物质推广应用研究等。
六、 宣贯有关标准物质技术规范(ISO 30-35)。转化ISO/REMCO导则35。
七、 进一步规范标准物质评审程序,规范有关技术文件(如证书)。
(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提供)